來函---ndmcm8076@gmail.com(請點像片)

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

1.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我看得見病人的痛 陳逸正 (有You Tube ,可觀賞)2.文後有老畢留言.

這是逸正 我醫師生涯中幾次生病住院的記錄與感受,與各位分享
從我踏進醫院,開始臨床工作起算算已有二十個年頭,行醫過程也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。每當自己有感冒時,總會有病人或家屬以關心且略帶嘲揄的口吻問我說:「嘿!當醫生也會感冒呀….」天呀!當醫生真地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?醫生也是人呀!哪個當醫生的沒生過病呢?
其實自己生病時,除了不舒服外,擔心的是無法像平日那樣做好十足的服務,因為畢竟在頭暈目眩或者喉嚨痛、劇咳,或者腸胃不適中,探視或問診病人,總覺得「生病的人檢查生病的人」是件奇怪的事。還好自己並非名醫,否則生病請假,病人找不到你,日後還得承受一番抱怨呢!
逸正有幸走上醫療這一途,為何如此說呢?因為行醫真的是一項服務業,至少在我的觀念裡是如此,個人非常景仰那些行醫半百或已榮退的老醫師,沒有他們的經驗承傳,沒有他們的教誨,哪來今日有為的醫師?在昔日醫療資源有限的環境下,雖有病人走了,但畢竟很多人受惠於「妙手回春」而活了下來….。我常常在想:醫生與病人之間到底該是什麼樣的關係?是緣分?是種工作?抑祇是一種普通服務?上至達官顯要,下至販夫走卒,甚至活躍江湖的大哥,都有當病人的時候,我常在想,這些人在面對醫師時,他們內心在想什麼?醫師又在想什麼?一個大的傷口、血流如注的病人,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,或是奄奄一息的病人,他在想什麼?他的家人在想什麼?醫師在想什麼?
沒有人希望身心有病痛,有愛心的好醫師也不喜歡看到有人病痛,但隨著醫療環境的劇變,出現了以前少有的事,例如:頂著醫師名號急功近利、短視缺德、自我膨脹、收病人紅包的事….。良心事業竟被如此踐踏,病人或其家屬動輒不信任醫師,甚至口出穢言,嚴重者抬棺、撒冥紙,樣樣都來,天啊,這是什麼醫病關係?
幾年前看了一部電影「心靈點滴」給我非常大的震撼啟示,我甚至感動得掉了淚,印象最深刻的是,男主角羅賓威廉斯飾演一位實習醫生,對於一位躺在病床上嚴重糖尿病患的一句問話:「What's your name ?」這位女病患竟然從木訥無助的表情轉帶微笑的回了話。因為男主角醫師

P2
不同於其他醫師每天例行問話、查視病況….,男主角的反應讓病人覺得終於有人注意她了,多麼的溫馨呀!醫師不僅要醫病,若能進一步醫心,才是病人最大的福氣,也是目前醫療環境中需要加強的地方。為何我如此說?因為我常見到有些醫師也許是趕時間或者太忙,對家屬解釋病情頭也不抬,甚至三言兩語帶過,留下的是病人或家屬茫然的期待表情。其實我相信大部分的醫師都盡可能的想要滿足對方的問題。祇不過真的時間有限,祇能在心裡說抱歉!
不過在此,我個人有些感言,我們常把「視病猶親」掛在嘴上,許多醫師做到了,但是回過頭來,卻對跟在背後的實習醫師或住院醫師苛責有餘。大部分醫師抱著「不罵不成材、不打不成器」的心態教導年輕醫師,他們認為訓練要嚴格,將來才不會出差錯。沒有錯,醫師的成長過程本來就需要磨鍊,但是醫師也是人,許多人忘了背後給予他們適時的安慰鼓勵,殊不知「一份愛心」的關懷影響,或許可以成就一位良醫,而非只造就一位會看病的機器醫師….。在行醫過程中,有位影響我很深的恩師,前台北榮總程東照院長,我想許多他的學生對他應是印象有佳, 除醫術精湛外,教學認真、待人客氣,對家屬、病患,對任何醫師都輕言細語….。值得我們敬仰,總之我認為醫生的愛心,不僅止於病人,更應普及週遭的人才是。如果健康的人與生病的人都感受到「愛」的存在,或許這社會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衝突對立而更和諧些。
前些日子報導了13位帶病醫師的故事「良醫抗病全紀錄」,讀後非常感動,我想許多人都看到了。醫師也是人,當他們罹患了重病,與病魔對抗時,仍執著於上天賦予他的責任帶病上班,在書中,他們將自己生病過程描述地表露無遺,我相信還有更多的醫師也是如此,一生中當醫生也當過病人,我更相信他們看得見「病人的痛」….,因為它們已親身體驗生病甚者住院、或開刀的感受,這令我想起以前有些教授希望年輕醫師去模擬住院,打點滴、甚至送到開刀房去感受被開刀的心情,其用心真是良苦。
從我踏進醫療臨床開始,也不是那麼平靜,算算至今因不同的疾病須住院者共達五次。第一次住院於25歲時,實習第一年還不到三個月即嚴重肺炎住院。上午陪總醫師查房,下午則辦好住院,與自己病人同處一病房。天啊,真是情何以堪….。這一住,住了七天才出院,這使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什麼叫「病人」,什麼是「住院感受」,病人與生病的醫師其實是同等地位,都必須接受治療、按時服藥。第二次住院是隔年26歲時,那時即將完成所有實習生涯,準備畢業,可是哪知上天又開
P3
了一次玩笑,讓我得了嚴重水痘。這次令我痛不欲生,隔離住院總共九天。我的面目全非,全身長滿水珠皰豆,極度不舒服,一副人見人怕的模樣,該如何是好?都怪我小時後保護太好,長大得水痘,居然如此嚴重….。幸虧當時沒有女朋友,否則一定被我嚇跑,不過住院期間倒是有兩位認識的異性朋友對我特別關心、體貼,三天兩頭烹煮補品,帶來水果慰問,但是我沒有接納,因為我心裡自卑、沮喪,無心談情,只好當場婉拒,如今回想,祇能由衷地抱歉與感激。倒是親愛的媽媽遠從南部北上陪我,渡過這痛苦的日子,讓我永遠銘記在心。生病後休息了幾天,回到醫院上班,心裡仍然不舒服;因為我全身包括臉,仍然有許多色素沉澱未退,看來滿嚇人的。天啊!為何要如此折磨我?已經瘦了好幾公斤,還要我當麻臉….。不過幾個月後,色素全褪了,剛好要照畢業學士照,真是幸運。這次住院,令我進一步了解,什麼是身心痛苦,什麼叫自卑、什麼叫逃避、什麼是關懷….。
第三次住院則是當我總醫師時,這次卻是被推進開刀房麻醉開刀,「精索靜脈曲張」讓我坐立難安,無法專心看診,影響生活品質,所以只好又低頭當病人。開刀後,當我醒來時,卻迷迷糊湖全身無力的躺在病床上。這回挨了刀,有皮肉傷口之痛,行動上真是不便,更感慨的是平日喜歡打網球的我,因此停頓了好一陣子。當然這一刀也讓原先多年不孕的我,獲得了第二個兒子的到來,除了感謝主刀的院長,更謝謝所有關心我的人….。這次住院也有特別的感受,尤其是接受開刀前的心理壓力及恐懼與不安,但卻令我畢生難忘。
不巧的是,兩年後當我回到家鄉服務時,卻又因原疾復發而必須再次接受手術。原以為習慣了沒什麼,卻因腰椎麻醉後解不出尿,膀胱漲得非常痛苦,只好半夜接受導尿,始得紓解….。這是第四次住院,也是第2次接受手術。內心想,如果是上帝旨意如此,讓我多嚐嚐人生甘苦,並體會當病人的無奈與痛楚,那麼我也接受,只是意想不到的是,我居然在隔年又因左陰囊水腫必須接受住院手術,而這也是我第五次住院。一次次的住院,一次次不同的感受,唯一讓我最大相同的感觸是「原來當個病人是如此….」。生病住院時,我只當我是位病人,聽從於照顧我的醫護人員,當我在臨床執行醫療業務照顧病人時,我把他們當作是生病的我….,我必須讓病人在治療過程得到適當的照顧外,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他們或其家屬感受到什麼是「愛」與「關心」。為何如此說?因為幾次生病住院的經驗,已讓我這位「常病」醫師,看得到病人的痛….。回想幾次住院時,內心除了想趕快脫下病服回家外,更重要的
P4
是我與大部分的病人沒有兩樣。自己多麼希望聽到幾句安慰的話,多麼希望多一點人來關切….。
我是位小醫師,上天賦予我不同於他人的事業(非職業),除了看病治療外,更希望將愛傳播給對方,這個社會需要「愛」、更需要「關懷」,而不是只要會治療的醫師,其實行醫十幾年來,我發現大部份的醫師同仁都還是持有愛心地,雖然有些不肖者可能為金錢所蒙蔽。真正的好醫師決不願意看到病人在痛苦。各位讀者有所不知,許多醫師的內心在淌淚,因為淒厲的景象不定時地在醫院重複出現著。
幾年前電視播出「急診室的春天」,每次看完,總覺得自己當醫師很偉大,但是背後又想著:我如何能成為一位救人的醫師,而不只是念完醫學院而已….。
「----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,病人的健康為我輩首要顧念----,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傳統----。」這是每位醫學院畢業生踏出校門前後必須舉手唸的誓詞,猶言在耳。醫生們、同仁們,讓我們加油再加油,給社會多灌注點溫馨,給我們的病人多注入點愛,如此犧牲奉獻,就算不能成為名醫,也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醫師。
不知道M80期中, 有沒有人比我住院次數更多?